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心灵港湾,赋能前行——我校组织开展教职工“心动力”提升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27

心灵港湾,赋能前行——我校组织开展教职工“心动力”提升活动

为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营造积极温暖的校园氛围,20251121日下午,由校工会和通识教育学院心理教研联合主办的“心灵港湾,赋能前行”教职工心动力提升活动在三个场地同步展开,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老师们量身打造了一场滋养身心的“充电之旅”。

在知识科普室,柳苗老师通过“压力星球图”等可视化工具,引导教师具象化压力源,并引入“3I密码”等心理学理论帮助教师在认知与行为层面实现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应对的转变,化压力为动力。张晴老师则运用叙事治疗的相关理念,设计了“编织我的情绪”等艺术疗愈活动,通过“外化-解构-重构”的专业流程,让教师以绘画和手工编织为媒介,在色彩的经纬中表达、梳理情绪,在集体的创作与分享中完成深度心灵疗愈。

在静心体验室郭凡与张小敏两位老师共同构建了完整的正念实践体系。郭凡老师通过讲解正念的情绪调节机制,并带领开展沉浸式冥想,帮助教师从教学、科研的思维反刍中抽离,重新与内在安宁建立连接。张小敏老师则系统带领老师们展开身体扫描练习,通过引导注意力在身体上有序移动,唤醒被忽略的身心连接,有效缓解长期压力导致的身体紧张。二者从心理静观到身体觉知,提供了身心整合的减压路径。

 

在镜像回廊间,许瑶和杨文凤老师拓展了心理赋能的多元形式。许瑶老师融合绘画疗愈与正念呼吸,帮助教师在艺术表达与呼吸调整中实现“即刻松绑”。杨文凤老师创新设计“冥想-运动-协作”三阶融合活动,让教师从静态的星空冥想过渡到动态趣味的乒乓球接力、你划我猜等团队挑战这种静动结合的设计不仅释放了压力,更在欢声笑语中强化了团队支持感,彰显了心理赋能从个体调节到群体共建的延伸价值。

  

从知识的汲取到心灵的沉淀,从静态的冥想到动态的协作,本次活动为教职工构筑了一方关照自我的“心灵栖息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举办更多丰富且有意义的活动,助力全体教职工以更加健康、积极、饱满的状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心”动能,共同谱写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